进退之间的悲喜(1)

http://book.sina.com.cn 2008年06月05日09:23

电影《手机》里费墨说了这样一句台词:“还是农业社会好呀!那个时候交通通讯都不发达。上京赶考,几年不回,回来的时候,你说什么都是成立的!”

在那样久远的年代了,男人们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,或是为了仕途上的平步青云,或是为了金钱上的一本万利,又或者什么都不为,只是读完万卷书,心痒难耐,又恰好有笔闲钱,就潇洒地上路了。但谁又知道,在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之后,又有多少女人们望穿秋水的等待和怨艾呢?

随便去翻一翻古书吧,那一首首闺怨诗的背后,是多少青春的虚度,是多少等待的成空,是多少柔情蜜意的无可寄托,又是多少流不尽的相思泪和断难续的苦恨肠啊!

就在女人们倚门翘首、良夜无寐的守望里,她们怎能不发出这样的感慨:“行行重行行,与君生别离。相去万余里,各在天一涯。道路阻且长,会面安可知。”

心上的人儿走了,走得那样快,走得那么远,即使望穿秋水,凝酸双眸,也只能是望不尽的绿水悠悠、青山隐隐啊。在这样折磨人的相思里,在这么无望的等待中,良人已是“相去日已远”,而思妇却是“衣带日已缓”,憔悴了如花容颜,清减了可意身形,磨损了玲珑女儿心。

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,春去秋来,又有多少良辰美景已虚度,又有多少赏心乐事全错过,而那远去的人儿啊,可曾体会,可曾怜惜?

“浮云蔽白日,游子不顾返。思君令人老,岁月忽已晚。”

迪克牛仔不是一遍遍地唱吗:“有多少爱可以重来,有多少人值得等待”,今天的我们,可以潇洒地挥一挥衣袖,不带走一片云彩,也不留下一丝挂牵;而古代的思妇们,无论贵贱,无论贫富,只要生命没有终止,等待和思念便是她们全部的生活。

也许,这种等待的结果是个喜剧,一去数年的良人,功成名就,富贵显赫,骑着五花马,带着五花诰,夫妻团聚,情比金坚,也不枉了多少寂寞空房独守,也不枉了如此咬紧牙关坚持。

但更可能的是,这种等待的结果常常是个晴天霹雳式的打击,或者是斯魂已逝,其人已没,“可怜无定河边骨,犹是春闺梦里人”!从此,梦已成空,心事难寄,种种前尘旧事,只能在漫长的回忆中才能想起,给予冷酷的生活一点残存的余温。

但是,这还都不是最最令人难堪的,现实的生活常常残酷得超过了我们的想像。多少年的等待过后,良人终于毫发无伤的回来了,像是京剧《武家坡》里的薛平贵,他正是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遍长安花”,而她呢,当年的绝代红颜,却早已是:“纵是相逢应不识,尘满面,鬓如霜”……

这时候,我们还能说什么呢?就像荆钗布裙、徐娘半老的王宝钏在残破的寒窑前,望着意气风发的中年才俊薛平贵一样,漫长的等待给予女人的,是满脸的风尘和沧桑,是满身的憔悴和哀伤,而它给予男人的,却是满脸的得意和神气,却是满身的光鲜和昂扬。也许还是这一句“弃捐勿复道,努力加餐饭”更合时宜、更能应景吧。

那么,当这种无望的等待终究落幕的时候,这结果的悲与喜,又是由谁来决定的呢?我们的生活中,真有某种不为我们所知的神秘的力量在操控着这一切吗?

如果有,那么,它是什么?命运?造化?运气?人情?

也许,是兼而有之吧,但在男女关系之中,更重要的,还是女人们在爱情始航之前的一种选择吧:进还是退,这的确是个问题。

有句俗话说:“男追女,隔重山;女追男,隔层纱”,男女之间,亘古未变的就是这追逐与被追逐的游戏。

男追女,要爬山涉水,要费尽心机,所以,有朝一日,一旦如愿以偿抱得美人归,便不由得加倍地珍惜,即或不珍惜眼前这个人,也要怜惜自己百般的付出与努力,所以,容易长久,一如辛弃疾词中所写的那样:“我看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、见我应如是”;

女追男,只要她肯俯身相就,薄薄的一层隔膜顷刻戳破,男人只要欣然接受这飞来的艳遇即可,因为不费吹灰之力,就有美人自动送上门来投怀送抱,所以,对于送货上门的女人,纵使她是天香国色,男人们的心里往往也是颇不以为意的,不劳而获只是助长了他的骄傲而已,若论珍重之情,那还差得远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