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君明珠双泪垂(1)

http://book.sina.com.cn 2008年06月05日09:23

有一个美丽而又充满忧伤的传说这样说道:造物主在造好了一个人后,就拿刀将他一分为二,一半是男人,一半是女人,然后,让他们彼此在茫茫人海之间互相寻找,有的人很幸运,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,二者灵肉合一,从此亲密无间;有的人没找到,茕茕孑立,孤独一生,带着刻骨的遗憾和凄凉离开人世,尘归尘,土归土;有的人找错了,彼此磨合,彼此适应,甚至可能是彼此撕咬,彼此拉扯,直至二人都已经是伤痕累累,遍体鳞伤,才能醒悟,才会认清:图省事的索性就认了命,凑合着和本不属于自己的那一半过下去;不服软的干脆就狠狠心,一把将自己从这错误的结合里拽出来,哪怕因此而血肉模糊、鲜血淋漓也在所不惜,舔舔伤口,在人海茫茫之中继续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这一半……

所以,人世间才充满了如此多的悲欢离合,婚姻路上的坎坷与磨难也仿佛总是分外地多。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寻寻觅觅,我们每一刻都面临着两难的选择:停止还是继续,接受还是拒绝。

如果接受,而停下自己寻觅的脚步,那么这接受和停止是否真的值得,这个人真的是恰恰属于自己的那一半吗?

如果拒绝,而继续风雨兼程奔向远方,那么这拒绝和继续是否真的正确,错过了眼前的风景,前方就一定有一个必定属于自己的风景在等待着自己吗?

而事实的真相,却往往只在生命的终点才向我们昭示,无论是对是错,我们都再也没有机会去弥补或者修正;无论是喜是悲,我们都只能默默承受默默忍耐。

对于爱情,我们总是猜得到开头,却猜不透结局。

如果,我们业已做出选择,却偏偏遇到风尘仆仆、远路而来的另一半,要求我们重新抉择的时候,我们又该怎么办呢?是拒绝,还是接受?是固守,还是转移?

也许,你已经厌倦了自己目前的生活,对于终日厮守在身边的那个人,或多或少地也产生了审美疲劳;

也许,你在日复一日的婚姻生活里,在柴米油盐的平淡琐碎里,早就一天天地消磨尽了自己的激情;

也许,你已经开始在每一次的冲突和争执过后,都暗暗地扪心自问,自己的选择是否真的像自己想像的那般正确。

然后,突然,他(她)来了,如一缕煦暖的春风,吹皱了你早已平静无波的一池春水,如一粒淘气的小孩子无意间投掷的石子,在你死水微澜的心湖瞬间荡起了阵阵涟漪……

你便如那一株枯木突然遭遇了久违的春天,在这丝丝春雨里抽枝发芽,重吐新绿,在这缕缕春风里伸展了自己僵硬的躯体,再舞新姿。

这时的你,该做出怎样的选择?

还是让我们看看唐代诗人张籍的回答吧:

节妇吟

唐?张籍

君知妾有夫,赠妾双明珠。

感君缠绵意,系在红罗襦。

妾家高楼连苑起,良人执戟明光里。

知君用心如日月,事夫誓拟同生死。

还君明珠双泪垂,恨不相逢未嫁时。

张籍此诗,其初衷却并非为痴男怨女而作,不过是拿这件事打个比方,来拒绝藩镇李师道的罗致罢了。

在诗中,他将自己比作一个已经嫁为人妇的女子,而将李师道比作那个炽热勇敢的爱慕者。当她面对这样一个追求者时,她感动,亦遗憾,但却囿于自己的身份,而含泪拒绝了他。

唐代毕竟是一个崇尚风雅的时代,即使如李师道这样一个名声不太好的武夫,也颇有几分气度,很少干那种霸王硬上弓的煞风景的蠢事,所以,明白了张籍的意思,也便就此罢手,不再纠缠了。

然而,即使知道了这一段陈年往事,也不耽误我们为这首诗里的女子感动和遗憾,诗的流传,本来就是一个在读者阅读和鉴赏中再创造的过程,作者的初衷如何,并不影响我们对它的理解。因为,归根结底,这首诗讲的就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。

恨不相逢未嫁时,不是不爱,而是不能爱,爱情可以随时来敲我们的心门,但责任和承诺才是心门上的那把锁。

你来了,带着你最珍贵的礼物——明珠,带着你的期盼,你把你那颗炽热的心双手捧在了我的面前,在这个世界上,有哪个女人会冷酷地不由分说地拒绝你呢,拒绝你那如明珠一般明亮的心呢?

不是不为你心动的,不是没有过目眩神迷、心旌摇荡的一刻的,甚至,我也不能不承认,有那么一刻,我已经爱上了你啊!不然,我也不会将你送我的那对明珠,系在我的裙边,让我在明珠那温润的光辉里,时时地想起你那多情的眸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