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斛珠连万斛愁(4)

二人婚后不久,一系列天崩地坼的大变乱接踵而至,龚鼎孳先是降了李自成的大顺朝,后来又降了大清朝,把中国历代文人最为重视的气节置之脑后,也把中国清高的士大夫们最为讲究的脸面丢到家了,所以,无论是忠于明朝的遗民,还是效忠清室的汉臣,无不对他侧目相向,鄙夷唾弃,众志成城,口诛笔伐。而龚鼎孳面对别人的质疑,却常常拿顾媚来说事,说 “我愿欲死,奈小妾不肯何”,把自己软骨头的责任一股脑地赖到了顾媚的头上,以至于后世的学者文人常常将顾媚视为洪水猛兽,视为龚鼎孳堕落的首恶分子,何其冤哉!

其实,《中国娼妓史》所引用的《菽园赘谈》对于此事则另有一种说法:

甲申流寇李自成陷燕京,事急,顾谓龚若能死,己请就缢。龚不能用,有愧此女矣。

明亡后,不肯为国殉节的并不仅龚鼎孳一人而已,作为当时文坛领袖的钱谦益,同样不肯如此牺牲自己。据《绛云楼后遇》一书的记载,反倒是其妻柳如是更加地深明大义一些:

乙酉五月之变,柳夫人劝牧翁曰:“是宜取义全大节,以副盛名”。牧翁有难色,柳奋身欲沉池水中,持之不得入。

钱谦益不肯死,相形之下,他那位同样名列“秦淮八艳”之一的夫人,反倒是对于民族气节这样事关大义的选择,更加立场分明,清醒明白一些。即使后来钱谦益还是腆颜仕清了,但是,柳如是却拒绝与之同往北京就职,而是留在南京的家中,散尽资财,秘密地接济、救援抗清义士,以一己弱女子的良知,默默地去支持抗清大业。也许是柳如是的行为感动了当时的文士,所以,钱谦益也跟着沾了不少光,虽然与龚鼎孳并称贰臣,但在时人的风评中,却不知道比龚鼎孳好了多少倍。人们出于对柳如是砥砺气节、高风亮节的所作所为的尊重,在某种程度上也冲淡了不少对于钱谦益失节行为的反感。

当然,历史上文人们对柳如是的推崇,又从另一个侧面婉转地抨击了钱谦益的卑躬屈膝。其潜台词恰恰是:以一介妓女出身的柳如是,都能明辨是非,都能自觉自愿地为国殉节,以全大义,而一介大儒、东林领袖,堂堂须眉男子汉,却连一个妓女都不如!

而作为北宋末年的一代名妓李师师来说,其命运相形之下就更加地曲折坎坷了!

其盛时,名倾天下,艳名远播,就连徽宗皇帝都从皇宫内苑慕名而来,放着后宫佳丽三千置之不理,却不顾体统,枉顾尊严,跑到李师师所在的妓院寻欢作乐,闹得皇帝嫖妓的绯闻满城风雨,耸动天下,贻人笑柄,可谓前无古人矣!

在宋人所作的笔记小说中,李师师的魅力被夸大到了无以伦比的地步,甚至言之凿凿地给宋代著名的大词人周邦彦、李师师、宋徽宗安排了一段三角恋,《词苑丛谈》、《浩然斋雅谈》等书皆记其与周邦彦结好,为宋徽宗所妒,君臣二人因共狎一妓而醋海翻波之事,足见这位名妓的魅力之大。甚至,有笔记小说宣称,宋徽宗狎妓一事暴露之后,干脆把李师师接入宫中,封为瀛国夫人(一说封为李明妃),直到其禅位给宋钦宗后,才将其废为庶人逐出宫。这未免太把朝廷体制视同儿戏了,妓女从良,历来不易,就连嫁入一般的仕宦之家为妾作小都障碍重重,更何况明目张胆地被册为皇妃呢?即使宋徽宗真有此意,他也不至于昏聩到如此地步,与朝廷礼仪、皇室家法为敌,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的朝廷大臣,即使为了国家的体面起见,顾及到国际影响,也断然不会默许皇帝如此胡闹!

总之,李师师为着这个身份尊贵的嫖客的缘故,而野史留名了,在《水浒传》中,宋江为了招安大计,初进汴京,便急匆匆地到处寻门路去谒见李师师,甚至不惜派浪子燕青出马,大使美男计,以求能够通过她顺利地和皇帝搭上线、见个面。

而李师师在北宋灭亡后的下落就更加众说纷纭了。

据宋人笔记记载,靖康后,李师师的家产被抄没,流落至浙(一说流落到湖湘一带),憔悴无复向来之态。厉鹗还为此赋诗云:

筑球吹笛共流离,中瓦勾栏又此时。檀板一声双泪落,无人知是李师师。

宋人刘子翚在其《汴京记事诗》中亦云:

辇毂繁华事可伤,师师垂老过湖湘,缕金檀板今无色,一曲当年动帝王。

可见,真实的李师师的结局,同任何迟暮的红颜没什么两样,不过是落魄江湖,晚景凄凉而已。

但在《李师师外传》中,李师师却被塑造成了一个自矜身份孤傲雅洁的侠妓形象,北宋亡国后,被奸臣献给金军主帅,李师师在痛骂奸臣之后,不屈而死:

师师骂曰:“吾以贱妓,蒙皇帝眷,宁一死无他志。若辈高爵厚禄,朝廷何负于汝,乃事事为斩灭宗社计?今又北面事丑虏,冀得一当,为呈身之地。吾岂作若辈羔雁贽耶?”乃脱金簪自刺其喉,不死;折而吞之,乃死。

小说的作者之所以要改变李师师的结局,实在是别有怀抱:

一个社会地位如此卑贱的妓女,迎新送旧无非常态,忠贞不二仅是空话,但在国家覆亡的时候,尚且知道守节重义,不屈身事敌,保全了自己的尊严。

而身系江山社稷重任于一身的皇帝却是如此地玩忽职守,荒唐不经,以至于把万里锦绣河山拱手让给了异族,自己也落得个囚死北地的屈辱下场。

身为社会精英的士大夫们,在国破家亡之时,不能卫护疆土,亦不能守义尽忠,而只知道仓皇南逃,偏安于江南一隅,乐不思蜀,既无收复失地之筹划,也没有一雪国耻的雄图大志!

而今,俱往矣,这些历史上的风流人物,她们的悲喜早已被历史的风烟吹散了,她们的故事却一再地被我们提起,或是叹息其命运多舛,或是批判其红颜祸水,或是体恤其身不由己,或是赞誉其高风亮节……

还是让我们用《圆圆曲》中的诗句,和这些身世飘零的可怜人告个别吧:

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,越女如花看不足。

香径尘生鸟自啼,屧廊人去苔空绿。

换羽移宫万里愁,珠歌翠舞古梁州。

为君别唱吴宫曲,汉水东南日夜流。